|
文/鱼爸 主播/如初来源/养育男孩(ID:breedboy)说实话,你有没有揭过孩子的短?在讨论孩子的时候,中国很多的父母都习惯抢着说自己孩子的不好。觉得这样做显得比较谦虚。 比如有人夸孩子学习好,你肯定要说孩子有哪些不好,绞尽脑汁也要想几点才行。否则怕人说你得意,说你膨胀。如果还顺带揭点短,似乎更好。你看,我们其实是一样的,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,增加了谈资。 而有时候揭孩子的短,不是因为谦虚,只是为了敲打敲打孩子。觉得“揭短”这招管用,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教训,下次注意。 父母揭孩子的短,孩子内心其实是非常抵触的。亲戚家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。每次我去做客,孩子妈妈就会跟我说他。我说:“其实孩子很不错了,挺自觉的,每次都认真做功课。”她会说:“你别说他了,不自觉啊!经常偷偷看手机,把手机夹在书里面,还以为我们不知道。说他还发脾气不高兴。”“别听我妈说,我不那样的。”有时候他会红着脸,辩解几句,有时就埋头啥也不说。 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其实这么大的孩子,听到妈妈跟别人这样说自己,心里肯定不会好受。 可很多父母,却习惯了这样做,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过分。找孩子的不足,然后放大,抓住不放,想着这是为孩子好。不仅自己平时天天念叨,还喜欢跟亲戚朋友说来说去。 以为这样做,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,马上改正。对孩子来说,你这样揭短,还不如批评一通。 因为跟批评相比,孩子更加无法接受“揭短”。批评是有过在先,父母还能掌握一下尺度。可揭短却是突然而来的,让人来不及反应,而且全凭大人的心情,也不会顾及场合。有些家长甚至会觉得场合越严肃,人越多,这样的“打击教育”效果更好。 每个孩子都很在意自己的面子。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,就可以随随便便开他们玩笑或者数落他们。 比如有的父母喜欢当着邻居或者客人的面讲:“我家孩子不好好读书,你看他,好几门功课不及格。”“你不知道,一点都不讲卫生,一周不洗澡都可以。”“很懒啊,一点家务也不干。”“字写得很丑,要他认真又不干,歪歪扭扭像画符。”“唱歌不行,五音不全还跑调,像噪音一样,自己还很臭美!”…… 这种揭短,看似在闲聊,甚至轻描淡写,但它对孩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。 三人成虎的故事,相信很多人都知道。说的人多了,假的都被说成真的了。你经常这样做,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很差劲的人,见到亲戚邻居都抬不起头。 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。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有事私下跟孩子好好谈,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去说。哪怕是善意的玩笑,也要考虑场合和用词。 我有一次带孩子和他的表哥、表妹一起玩。我们在河边的广场上骑圈儿。小家伙一直想在妹妹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骑行技术,所以骑得很快,还说自己能跨台阶。 结果有一圈刹车太猛,停下的时候摔倒了。我瞅见的时候,他已经赶紧爬了起来,做出一副没事的样子。如果不是车把歪了,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摔过。 哥哥说:“怎么摔了啊!”他说:“没有啊,是没站稳。”我说:“是不是骑太快了?”他也说没事。这就是孩子在维护自己的小尊严,可不能让我们把他看扁了,因为妹妹都没有摔。 孩子也很在乎自己的面子的。为人父母,没必要去戳破孩子维护面子的小心思。 哪怕感到难堪,也请坚决地站在孩子的身边。有一位妈妈说,自己在幼儿园参加孩子的年末汇演,每个班都有准备节目。儿子从小自控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差,比如老师说的指令,他只能理解一半,所以经常慢半拍。老师说排队,其他孩子可能迅速地排好,可是他会在原地做着自己的事,或者朝其他人扮鬼脸。为此,自己也费了很大的心思,想过很多办法。 那次孩子班上准备的是合唱节目,男孩们戴着小蝴蝶结,穿着白色衬衣,很帅气。儿子去参加节目的前几天,他们一直在家里做练习,她告诉孩子要听老师的指令和安排,配合同学们一起表演。 但是到了那天,内心还是很忐忑。前面的表演都很好,可是到了变队形的环节,儿子突然跑到台前,指着妈妈问:“妈妈,妈妈,我唱得好吗?” 这时边上有家长开始议论:“这个孩子怎么这样,表演都没结束啊!”还有些悄悄地交头接耳。 她当时觉得很尴尬,可儿子灿烂地笑着,等待她的回答。她赶紧弯腰凑到舞台前,跟儿子说:“你真的很棒,赶紧回队伍中吧。”儿子转身跑了回去。 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她说自己那时真的不想上去,让老师去处理一下就行。但是她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做,因为这样做,儿子会觉得妈妈是不是没有看到。 回家后,她没有批评儿子。只是跟他说:“妈妈一直在看着,你在队伍中妈妈也看得到,下次站队伍里就好了。 ”她说自己知道儿子有点特殊,需要更多的陪伴。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去指责孩子,当众揭孩子的短,说他不懂事,不守规矩,那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大!能懂孩子的不足,然后陪孩子去成长,才是父母应该做的!教育家斯宾塞说:“当孩子感到被爱、被信任,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。”有时,看透不说透,也是一种尊重。你有没有发现:孩子有时候想悄悄做某件事,不想让你知道,可对孩子了如指掌的你,早已经洞悉了他的想法,于是心直口快地说了出来。孩子便不高兴了,说不是这样的。你却说就是这样的,结果闹得都不开心。 这就好像一个魔术师的戏法被人揭开了。你破坏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。我发现自己就经常犯这个错误。有一次饭后下楼散步,我把钥匙给小小鱼拿着,他很高兴,觉得能保管钥匙。 回家的时候,到了大厅,我跟他孩子妈妈先进去,妈妈给他扶着门,催他快点来。 可是他慢悠悠地走着,手里的钥匙摇得当当作响。“你没看到啊,人家是想体验一把自己开门禁啊!”这时刚好进来一个爸爸带着女儿。孩子妈妈也笑着说:“是啊!试着自己开门呢,钥匙在手里。” 这话没说错,但是我也感觉到我们的语气有点挖苦孩子的意思。就好像我们看透了你的小心思。 图片来源:全景视觉孩子当时有点生气了,气呼呼地开门冲了进来。 我们跟他说,没必要生气!但我细想,的确是破坏了孩子小小的计划。那时候,少说几句,也许更好。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别总觉得是孩子脾气大,我们要试着去读懂孩子的心思。要呵护他们内心的想法和理解孩子的感受,要去接纳他们的不足,而不是揭短。有的玩笑不要开,有的秘密可以不揭开。这就是尊重。管住自己的嘴,不揭孩子的短,是父母最大的修养。“别过来,我全家都感染了新冠”累计确诊超16万,货车司机高速路口嚎啕大哭:我7天没吃米饭了……作者:鱼爸。来源:养育男孩(ID:breedboy)。值班编辑:刘艳。 |
|